楼主: xiongmao

[讨论]加氢反应器的压降问题

[复制链接]
ali2004 发表于 2006-2-24 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比较大的循环氢流量或提高循环氢的纯度有助于延缓催化剂床层压降的上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obinhan 发表于 2006-2-24 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xiongmao老兄是加氢方面的专家啊,呵呵,学到不少东西.</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thunder 发表于 2006-2-24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zjyjf</I>在2006-2-22 11:50:12的发言:</B><BR><BR>
<>同意,对于管理上的原因如果发生经常发生那是不可思异的。个人认为加氢反应催化剂烧结主要是由于上游的原料杂质,原料含硫量高!如果排除含硫问题,对于杂质,可以在发应器上游的泵出入口都装过滤器!!<BR>
<P>对于加氢反应器完全可以设计两个,并联使用或备用。这样完全可以加大处理量,又不耽误生产!</P><BR></DIV>
<P>看到你的发言,就知道你刚刚工作不久。是不是还在倒班呢?你对加氢反应的过程以及加氢装置了解太少了。xiongmao兄可以说是个专家,评论有理。refinery是个研究者或者是个领导之类人物,所以对加氢工艺管理不是很理解。
<P>讨论的是加氢反应器压降增大原因,并不是催化剂<FONT color=#f70909 size=5>“烧结”<FONT color=#000000 size=2>可见你用词不当!学艺不精!只听说和学到催化剂结焦,并未有烧结!加氢硫含量大小只是导致加氢反应难易程度、产品合不合格问题以及加氢设备腐蚀、催化剂使用问题。对于加氢压降增大并未有直接影响。zjyjt小弟,还望你多多看书,多多请教老工人老技术人员,多多学习才好!</FONT></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obinhan 发表于 2006-2-24 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thunder</I>在2006-2-23 20:59:33的发言:</B><br><br>
<>看到你的发言,就知道你刚刚工作不久。是不是还在倒班呢?你对加氢反应的过程以及加氢装置了解太少了。xiongmao兄可以说是个专家,评论有理。refinery是个研究者或者是个领导之类人物,所以对加氢工艺管理不是很理解。<br>
<P>讨论的是加氢反应器压降增大原因,并不是催化剂<FONT color=#f70909 size=5>“烧结”<FONT color=#000000 size=2>可见你用词不当!学艺不精!只听说和学到催化剂结焦,并未有烧结!加氢硫含量大小只是导致加氢反应难易程度、产品合不合格问题以及加氢设备腐蚀、催化剂使用问题。对于加氢压降增大并未有直接影响。zjyjt小弟,还望你多多看书,多多请教老工人老技术人员,多多学习才好!</FONT></FONT></P></DIV>
<P>催化剂是存在烧结现象的,绝大多数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都会发生晶粒长大,结块,导致比表面下降,催化剂失活,加氢反应是放热反应。特别是固定床,在放热剧烈,移热不够,催化剂局部出现热点,催化剂就会出现烧结现象,这和结焦两码事。这引起固定床床层压降增大也是有可能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3 21:10:1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xiongmao 发表于 2006-2-24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robinhan和athunder两位老兄也争论上了,很热闹,看来我发的这个讨论帖还不错。</P>
<P>关于催化剂烧结的问题,我在加氢领域还没有遇到过。诚然,在加氢装置上,发现过催化剂结块或成团的现象,这主要出现在反应器顶部或底部。顶部是催化剂间隙中一些Fe物质促进了油的碳化,将催化剂连接到一块,但很疏松;底部是超温(超过500℃),油大量碳化且致密,和催化剂结成较致密的块状物(但催化剂的条状没有改变)。两种现象应该还是结焦引起的。</P>
<P>   加氢催化剂是以氧化铝为载体,在上面浸渍了Ni(Co)、W(Mo)氧化物,硫化后变为硫化物。如果要发生烧结现象,应该至少要800℃以上,且要一定的时间。因为氧化铝载体需要在如此高的温度下才能改变晶相。</P>
<P>   加氢装置超温到500℃偶尔能见到(特别是加氢裂化装置),但太高且时间长应该不多,如果这样,将对反应器造成破坏,是大事故,我还没有听说过。   </P>
<P>              催化剂结块或成团均能造成压降上升。</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obinhan 发表于 2006-2-24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氢不太熟悉。烧结不一定是晶相发生变化啊,而是晶粒长大。不知加氢催化剂载体氧化铝是alpha还是gama氧化铝,gama氧化铝发生晶相变化成为alpha氧化铝,要1000多度。另外印象中Ni催化剂好象会流失,MO在高温下容易升华,不知道加氢催化剂有没有这种问题。我没到过加氢装置现场,呵呵,有些只有纸上谈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xiongmao 发表于 2006-2-24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氢催化剂载体是gama氧化铝。robinhan老兄说的不错,烧结不一定是晶相发生变化。但发生烧结一定会发生晶相变化(特指加氢催化剂,但我也没有依据),两个条状催化剂要结合到一块,温度是要求很高的。</P>
<P>Ni好像不会流失(不包括生成其它容易流失的化合物,如羰基物),Mo应该会在约700℃以上发生大量升华。</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obinhan 发表于 2006-2-24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空xiongmao兄去给催化剂照照XRD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efinery 发表于 2006-2-24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加氢装置的原料要求是很严格的,其分析频次、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P>
<P>对于高含硫原油,如果常减压装置未采取有效的抗腐蚀措施,会使VGO中的Fe2+含量超标。VGO中的铁离子一旦超标,加氢装置离撇头也就不远了。现在好多加氢装置在精制剂的顶部都加脱铁剂、采用保护剂、分级装填等等。</P>
<P>对于ATHUNDER老兄所提到的原因,在中石化位于前列的几家炼油厂中是绝对不会出现这种原因的。</P>
<P>我觉得现在大家讨论的应该是在一切都正常的情况下,如何延缓CAT床层差压上升的趋势,这才是真正的技术上的问题。一套正常运行的装置,二、三年后差压可能会逐渐上升,这是正常的技术上的问题,这应该是我们所讨论的重点(所谓一个月撇一次头、半年换一次剂根本和技术无关,纯管理不善。现在加氢技术是一种很成熟的技术,如管理得当绝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国外的加氢装置大多数可都是三年一修或四年一修的。</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rryzhang 发表于 2006-2-25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套有催化剂的反应系统,出现问题应从</P>
<P>1,原料纯度,有没有中毒</P>
<P>2,工艺条件,是否超温超压,烧结,积碳</P>
<P>3,反应器设计本身的缺陷,是否存在短路</P>
<P>至于技术以外的原因,不应该在技术论坛上来讨论.</P>
<P>特看不惯那种倚老卖老的人,教训那些刚进入行业的小兄弟们,那种口气是什么东西啊.</P>
<P>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也从年轻过来的? 真要是技术权威也不在这里混了.</P>
<P>都是讨论技术,至于么.</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jyjf 发表于 2006-2-26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thunder</I>在2006-2-23 20:59:33的发言:</B><br><br>
<>看到你的发言,就知道你刚刚工作不久。是不是还在倒班呢?你对加氢反应的过程以及加氢装置了解太少了。xiongmao兄可以说是个专家,评论有理。refinery是个研究者或者是个领导之类人物,所以对加氢工艺管理不是很理解。<br>
<P>讨论的是加氢反应器压降增大原因,并不是催化剂<FONT color=#f70909 size=5>“烧结”<FONT color=#000000 size=2>可见你用词不当!学艺不精!只听说和学到催化剂结焦,并未有烧结!加氢硫含量大小只是导致加氢反应难易程度、产品合不合格问题以及加氢设备腐蚀、催化剂使用问题。对于加氢压降增大并未有直接影响。zjyjt小弟,还望你多多看书,多多请教老工人老技术人员,多多学习才好!</FONT></FONT></P></DIV>
<P>呵呵,老哥,我是催化剂专业毕业的!!专业现在忘光了!!对催化剂的烧结或结块和结焦还是知道点的,如果我说催化剂烧糊了,呵呵,那一定,肯定是我搞错了。<br>
<P><FONT size=2>加氢硫含量大小只是导致加氢反应难易程度、产品合不合格问题以及加氢设备腐蚀、催化剂使用问题!!!(还有含氯)!!没错!</FONT>
<P><FONT size=2>但是好多对催化剂的不利因素会引起床层压降变化,比如:为了增加脱除效果,增加氢烃比,压降会适当增加的。有时会在 产品质量和压降之间作出选择!</FONT>
<P><FONT size=2>我们公司在使用过滤器后,加氢反应器没有出现过“带帽”,没有撇头过!</FONT>
<P><FONT size=2>我前面说的加氢反应器,指的是重整预加氢催化剂,催化剂用的是4813。在开始负荷才30%,后来全负荷操作,预加氢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我提到可以并联使用两个反应器,如果装置扩建,对反应器肯定要动想法的,到时成了瓶颈了。反应器绝对没有那么贵!(我等等去拿数据,要么我们说的反应器是不同的加氢装置(柴油??)。</FONT>
<P><FONT size=2>还有就是 :我们原来那套装置是中国很有名的设计院=北京设计院设计的,呵呵,问题多多!!从前面的加氢到后面的精馏。总会有这那的毛病,除了重整再生系统,其他的工艺应该是比较完善的!你们去看看中石油中石化,好多都有芳烃装置。按理来说,设计应该没有问题,或者是完美的啦!!可是就是有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小问题!呵呵!</FONT>
<P>如果在毕业时就有这样的论坛就好了,那时只是在厂里倒班,只是觉得专业也够用了!现在工作环境变了,要求高了,看来要抓紧学学了!这里的学习气氛还是蛮好的,珍惜珍惜!
<P><FONT size=2>refinery老哥,我找找有否催化剂结焦原理的书,书上的原理讲的比较专业。</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6 9:58:1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thunder 发表于 2006-2-26 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xiongmao</I>在2006-2-23 21:43:52的发言:</B><br>
<>robinhan和athunder两位老兄也争论上了,很热闹,看来我发的这个讨论帖还不错。</P>
<P>关于催化剂烧结的问题,我在加氢领域还没有遇到过。诚然,在加氢装置上,发现过催化剂结块或成团的现象,这主要出现在反应器顶部或底部。顶部是催化剂间隙中一些Fe物质促进了油的碳化,将催化剂连接到一块,但很疏松;底部是超温(超过500℃),油大量碳化且致密,和催化剂结成较致密的块状物(但催化剂的条状没有改变)。两种现象应该还是结焦引起的。</P>
<P>   加氢催化剂是以氧化铝为载体,在上面浸渍了Ni(Co)、W(Mo)氧化物,硫化后变为硫化物。如果要发生烧结现象,应该至少要800℃以上,且要一定的时间。因为氧化铝载体需要在如此高的温度下才能改变晶相。</P>
<P>   加氢装置超温到500℃偶尔能见到(特别是加氢裂化装置),但太高且时间长应该不多,如果这样,将对反应器造成破坏,是大事故,我还没有听说过。   </P>
<P>              催化剂结块或成团均能造成压降上升。</P></DIV>
<P>说的不错,但是出现加氢反应器超温<FONT color=#ff3300 size=5>500度</FONT>以上的情况如果在企业里出现,那么这个企业没法说了,没治了,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个小厂子,肯定不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的厂子。超过500度!加氢反应器早就烧烂了!一般只有在卸剂时,由于管理等方面原因例如领导只求赶进度导致FeS自燃使催化剂超温还是有可能的。能让催化剂超温500度以上,哼哼,我看这个车间、厂子的工人、技术员甚至领导都要下岗了!都别干了,干到这份上了还干什么啊!因为瞬时停电或其他客观原因造成催化剂超温也只是超过操作温度几十度而且时间绝对不长,否则好几千万¥的催化剂就白白糟蹋了。<br>
<P>refinery大哥,你说的是事实不假。但是05年,好像中石化通报的一个厂子加氢着火事故的确是管理原因。另外,04年年底我们工艺主任(制氢方面专家)、工艺组长(中石化开停工专家)去上海、西安协助处理催化剂结焦问题,至于原因我不方便说。因为,我把三个厂子的同行已经得罪了,这三个厂子里,有一个排名不靠后的。至于过滤器开复线原因,我就看到过。并不是开一次压降就大了,而是开了多次才出现压降增大的。开过滤器复线的原因是: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其冲洗水去地下污油罐,而地下污油罐的污油泵把污油再送入加氢原料罐区。问题是那个污油泵经常出故障而拆离,为了保证设备安全拆卸,污油罐是不能收污油的,所以必须开反冲洗过滤器复线,这个是设备管理上的漏洞。因为是在一个单位工作,再加上自己年轻,所以没有向那个老设备技术员提要求的权力,如果找主任更不好(因为不出问题,领导是不看重这个问题的)。refinery大哥,我真羡慕你们那的工作作风。不过,你老拿国外国内比,好像不太现实啊。<br>
<P><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STRONG>harryzhang同志!</STRONG><FONT color=#000000 size=2>你的问题1、</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原料纯度,有没有中毒?refinery大哥说过了“对于加氢装置的原料要求是很严格的,其分析频次、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这种情况没有。</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2,工艺条件,是否超温超压,烧结,积碳。这种情况可能有。</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3,反应器设计本身的缺陷,是否存在短路?要是这样的话,那个设计单位肯定离破产不远了,并且装置所在单位也是个烂厂子。4、至于技术以外的原因,不应该在技术论坛上来讨论.?????哈哈,所有的技术原因是客观的,而管理原因才是导致加氢压降增大(不只是存在这个行业)主要原因、主观原因。没看到refinery说的么?国外要比国内先进多了。为什么?究其结果还是管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加氢压降增大原因上应该还有一条!即<FONT color=#ff0000 size=6><STRONG>管理问题!</STRONG></FONT></FONT></FONT><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FONT size=2><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至于你说的“特看不惯那种倚老卖老的人,教训那些刚进入行业的小兄弟们”这个问题,我是学wrhg88大哥的。看到外行管内行,就是不舒服!何况在论坛里,更不能出现这个歪理学风!现实里的风气偶不管,但是在论坛里在这片净土中,我还是要说的!外行管内行就是个管理问题!自己实际上并不明白的问题应该虚心学习,而不是充老大胡乱评论、胡乱管理。<STRONG><EM>zjyjf,</EM></STRONG>我先道歉,说的过火了,你说的两个反应器并联问题就显出你懂得少了,也不把国家的钱当回事儿,有点不负责的发言。但是,wrhg88大哥说过,对于帖子应该先看清楚看明白再评论,只是简单回复几句这种态度不好,也是不负责任的。</FONT></FONT></FONT></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5 21:45:5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xiongmao 发表于 2006-2-26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压降这样表面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不简单,经过楼上各位的讨论应该清楚多了。我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P>
<P>1、设计问题。有些装置就没有过滤设施、积垢篮、压降监测设施等;</P>
<P>2、专利商的问题。可能在估计原料中杂质含量不足,保护剂匹配不合理(当然不排除情况的变化);</P>
<P>3、管理问题。原料性质监测不利、上下游装置配套(如常减压装置防腐蚀)等;</P>
<P>4、操作问题。过滤设施操作、超温、反应器温度分布调整等问题。</P>
<P>     总的来说,产生压降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各方面的能力才能防止上述问题的产生。</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rryzhang 发表于 2006-2-2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thunder</I>在2006-2-25 21:34:36的发言:</B><br><br>
<><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FONT color=#000000 size=2>而管理原因才是导致加氢压降增大(不只是存在这个行业)主要原因、主观原因。没看到refinery说的么?国外要比国内先进多了。为什么?究其结果还是管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加氢压降增大原因上应该还有一条!即<FONT color=#ff0000 size=6><STRONG>管理问题!</STRONG></FONT></FONT></FONT><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FONT size=2><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至于你说的“特看不惯那种倚老卖老的人,教训那些刚进入行业的小兄弟们”这个问题,我是学wrhg88大哥的。看到外行管内行,就是不舒服!何况在论坛里,更不能出现这个歪理学风!现实里的风气偶不管,但是在论坛里在这片净土中,我还是要说的!外行管内行就是个管理问题!自己实际上并不明白的问题应该虚心学习,而不是充老大胡乱评论、胡乱管理。</FONT></FONT></FONT></FONT><br></P></DIV>
<P>同志哥,谈到管理原因,从你前面一篇关于开动火票的帖子就可以看出你们单位的管理水平了。见我前面的回帖。<br>
<P>由此不难想象为什么你会说管理问题是主要原因了。<br>
<P>至于你说的什么看到什么评论,你不舒服之类的话,想在论坛做警察恐怕你要先申请成为斑竹后再说吧。<br>
<P>这个论坛有一些新人,和不是某个行业而想了解的人你现在也算行业老人了,你对这些想学习的人的热情不是鼓励而是一味打压,你也不想想自己以前是怎么过来的</P>
<P>我在国外学习,审查专利技术时,碰到的国外专家可是个个都是行业内有名的专家,问人家个问题,看人家那态度,无论你问的问题多么幼稚,人都耐心的一一解释,有时还要给你画出示意,你不得不佩服人家的学识和风度。这叫什么?叫涵养。</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6 15:40:0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thunder 发表于 2006-2-26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xiongmao</I>在2006-2-26 1:10:21的发言:</B><BR>
<>看来,压降这样表面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不简单,经过楼上各位的讨论应该清楚多了。我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P>
<P>1、设计问题。有些装置就没有过滤设施、积垢篮、压降监测设施等;</P>
<P>2、专利商的问题。可能在估计原料中杂质含量不足,保护剂匹配不合理(当然不排除情况的变化);</P>
<P>3、管理问题。原料性质监测不利、上下游装置配套(如常减压装置防腐蚀)等;</P>
<P>4、操作问题。过滤设施操作、超温、反应器温度分布调整等问题。</P>
<P>     总的来说,产生压降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各方面的能力才能防止上述问题的产生。</P><BR></DIV>
<p> 看来还是mao兄的总结好啊,比较客观实在。从4大方面总结出压降产生的原因,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化工技术网-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 苏ICP备14035884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