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68|回复: 1

国产双加压法硝酸生产装置运行情况的分析及建议

[复制链接]
zzzzzz001 发表于 2008-12-4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全球与中国硝酸工业生产情况
1.1  国外生产情况
    硝酸工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5世纪就有人用智利硝石与硫酸反应制造硝酸,该法一直沿用至20世纪初。1913年Haber合成氨法问世,原料氨充足,从此氨氧化生产硝酸成为世界上生产硝酸的主要方法。
    硝酸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可用于和平建设,亦可用于战争。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越战时期,硝酸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产量最高达10000 kt/a。越战之后进行调整,现保留约67家,总产能7000~7500 kt/a。全球硝酸生产厂家(未含中国大陆)约345家,总产能55100~55700 kt/a,生产方法以高压法和双加压法为主。全球各国硝酸生产能力及生产企业排序如下。
    (1)全球各国生产能力前五名排序
    中国7050 kt/a(2010年预计9670 kt)
    美国7000~7500 kt
    德国3866 kt
    英国3187 kt
    荷兰2465 kt
    (2)全球生产企业产能前五名排序
    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分公司  2205 kt(最大生产厂比村厄1375 kt)
    荷兰氮素公司斯勒伊斯基尔  1100 kt
    德国巴斯夫(在路德维港)  950 kt
    挪威波尔斯洛伦  950 kt
    中国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  810 kt
1.2  国内生产情况
    (1)生产能力情况(表1)

    (2)生产方法情况(表2)

    从表2可见,2006~2010年之间,我国硝酸工业生产方法结构性调整呈大提速状态,落后的生产方法,如常压法和综合法的生产份额将被压缩,有的将转产或退出市场。先进的双加压法比例逐年增加,至2010年产量将达到5180kt/a,其比例上升至53.6%,在硝酸生产中将占据主导地位。
2  双加压法硝酸的发展及运行情况分析
2.1  以国产“四合一”机组带动我国双加压法硝酸生产的发展
    工业生产硝酸有常压法、综合法、中压法、高压法和双加压法。双加压法的氧化压力在0.45 MPa,吸收压力1.1 MPa。与其他生产方法相比,氧化压力适中,吨酸铂耗少,吸收压力高,对氮的氧化物吸收有利,产酸浓度高,氨耗低,酸尾排放的NOx<200×10-6,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先进生产方法。但因双加压法中“四合一”机组需从国外引进,价格昂贵,20世纪70、80年代只有济南、天脊等为数不多的生产企业采用双加压法工艺生产。1995年在济南召开“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硝酸、硝盐学组成立大会暨技术交流会”(全国化工硝酸硝酸盐技术协作网前身),陕西鼓风机厂参会并了解到硝酸行业急需“四合一”机组的信息,经数年的努力,于1999年成功制造出“四合一”机组并于当年投入运行——云峰机组。尽管该机组有些不尽人意之处,但它实现了“四合一”机组多年来国产化的宿愿,同时也拉开了全国产双加压法硝酸工艺在我国发展的序幕。1999年以后国产双加压法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有的企业采取引进国外“四合一”机组和二手设备相结合的方式,使双加压法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见表3。

    从表3可见,已投入运行的有18套,总生产能力有2580 kt/a,其中从国外引进机组产能1060 kt,占41%;国产机组产能800 kt,占31%;二手设备机组产能720 kt,占28%。
    正在建设或在筹建中的有四川泸天化、江苏南化、辽宁大化、山东海利、河南晋开、四川金象、河南神马、新疆天利、浙江龙山、云南解化、陕西兴平、宁波万华、青海盐湖等14套。总生产能力2720 kt/a,将在2008~2010年投入运行。其中引进机组约690 kt,约25.4%,国产机组可望达2030 kt,占74.6%,国产“四合一”机组将在硝酸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
2.2  国产“四合一”机组运行情况分析
    国产“四合一”机组自1999年下线以来,至2007年已有8台在运行,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国外机组相比还存在差距,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2.2.1  轴流空压机运行情况(表4)
表4    四套轴流空压机设计值和典型运行参数表

注:介质均为空气。
    从表4可见,除石家庄机组轴流空压机的运行排气压力低于0.4 MPa外,其他轴流空压机组排气压力均大于0.4 MPa,但仍低于设计值,排气温度均低于设计值。后投入运行的华泰、海化、永昌、联合化工等四套机组,排气温度已接近设计值,在氨/空气为9.6%时,氧化炉温度860 ℃,上述分析说明轴流空压机的设计和制造,基本能满足硝酸生产的要求。
2.2.2  氧化氮压缩机运行情况(表5)

    从表5可见,氧化氮压缩机排气压力为0.7~0.95 MPa,进气温度在37~52 ℃,低于设计排气压力1.1 MPa、进气温度60 ℃的指标。后建的华泰、海化、永昌等三套大致相同,第八套联合化工因改变尾气膨胀机的流道,二氧化氮压缩机排气压力可达1 MPa,转速11060 r/min,X轴振动62 μm,达到报警值。总之,已投运的8套氧化氮压缩机,压力尚未达到设计值1.1 MPa的要求。
2.2.3  尾气膨胀机运行情况(表6)

    工业生产尾气膨胀机的回收率要求为0.8~0.85,而国产尾透回收效率如表6所列。各机组的回收效率差别很大,最高石家庄机组为0.763,最低是联合化工,只有0.58。由于尾透回收效率低,本来氧化炉副产蒸汽,除供“四合一”机组汽轮机做功外,还有富余蒸汽外送,现蒸汽不能自给,还须补充外来蒸汽,一般要2~3 t/h,多的3~5 t/h。
2.3  硝酸装置运行情况的分析
    双加压法硝酸整体设计是建立在“四合一”机组各机的设计压力值和尾透的回收效率在0.8~0.85基础上的,现“四合一”机组达不到设计值,势必导致硝酸运行指标偏离设计值。例如,若“四合一”机组四部分配合欠佳,空压机排出压力偏低(如0.4 MPa),氧化炉出口气体在蒸汽过热段和蒸汽回收段停留时间过短,造成氧化炉出口温度偏高,有的高出50 ℃;回收蒸汽量少,影响副产蒸汽与汽轮机之间的蒸汽平衡。同时由于氧化炉出口温度偏高,影响高温气—气换热器,省煤器出口温度和酸尾气进尾透的温度等。又如氧化氮压缩机出口压力偏低(0.7~0.95 MPa),影响酸吸收塔的产酸量、酸的浓度,酸尾气排放NOx的浓度在(400~600)×10-6,高于设计值200×10-6的要求;再如因尾透回收率低,须外补蒸汽,按3 t/h计,每年要补充蒸汽23760 t,以每吨蒸汽100元计,则要花费237.6万元,这是一项可观的费用。
3  
    (1)认真对“四合一”机组做整机的协调性研究和调试,加强尾透的研究,在尽短的时间内,将尾透的回收率稳定提高到0.8~0.85。
    “四合一”机组是双加压法硝酸的核心设备,设计要求是,空压机出口压力在0.45 MPa,氧化氮压缩机出口压力在1.1 MPa,尾透的回收率达0.8~0.85。若达不到上述要求,如氧化氮压缩机出口压力只达0.7~0.9 MPa,其酸尾的NOx排放浓度在(400~600)×10-6,这样还要加氨还原法处理,才能达到小于200×10-6,这就丧失了双加压法的优势。再说尾透回收率低,氧化炉自产蒸汽与汽化机之间做不到蒸汽平衡,须外加蒸汽2~5 t/h,年费用200~300万元,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困境与希望同在。双加压法硝酸具有许多优点,其中一条很诱人的是酸尾排放NOx的浓度小于200×10-6。而国产机组达不到200×10-6,加上副产蒸汽不能自给,需外加蒸汽,年费用数百万元,这两条不足,就对双加压法选用国产“四合一”机组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也许有的生产厂改用进口“四合一”机组或改用其他生产方法,这就涉及到双加压法国产“四合一”机组的生存与发展。希望设备制造厂认真对待当前投运的8台“四合一”机组出现的问题,把用户的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把发展民族工业作为己任,尽快生产出能赶上德国GHH的“四合一”机组。
    (2)工程设计单位要与国产“四合一”机组制造企业密切联系,视机设计,即视机组各机实际可达压力和尾透的实际回收率,进行工程设计,确保酸尾NOx的排放浓度<200×10-6,确保机组与氧化炉副产蒸汽之间供需平衡,不外加蒸汽。
    (3)工程设计单位要根据产品加工方案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如稀硝酸加工成浓硝酸,或稀硝酸加工成硝酸铵等。由于产品不同,返回硝酸吸收塔的可能是酸水或者硝铵中和、蒸发冷凝液,两者的组成不同,进入酸吸收塔的部位不同,塔的结构设计也不同。
    (4)硝酸系统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氧化炉出口温度偏高,炉内气体偏流;氧化氮压缩机密封面的腐蚀;硝酸吸收塔各部位塔盘穿孔速度的核算,使其能在最佳的传质或传热状态下运行;漂白塔塔径的核算等。
4  结束语
    我国未来2~3年内将成为全球硝酸生产第一大国,正向硝酸生产强国迈进。要成为强国就要摒弃落后的工艺而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必须大幅度提高双加压法在硝酸工业生产中的比例,而“四合一”机组又是该工艺的核心设备,陕鼓人曾经做了一件令人赞赏的事,即1999年实现了“四合一”机组国产化,在加快我国双加压法硝酸生产的进程中功不可没,但是也要看到现运行的8台机组,尚有不尽人意之处,有的运行指标达不到设计值,有的运行指标有待提高,好在现在问题已摆在明处,只要我们肯以务实的态度,认真地工作,问题总会得到解决的。希望“四合一”机组的制造厂,与机组运行厂家和硝酸工程设计单位密切结合,尽快生产出高性能、令人满意的国产“四合一”机组,在双加压法硝酸生产中再建新功。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6 化工币 +6 收起 理由
jjj123 + 6 + 6 新人交流, 加分鼓励!^_^

查看全部评分

PX98 发表于 2010-4-2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资料,有没有关于硝酸和硝胺设备方面的资料分享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化工技术网-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 苏ICP备14035884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